-
为激励广大青年练就过硬本领,坚持学以致用,7月12日至29日,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赣遇蒙·信相依”社会实践队赴鄂尔多斯市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内蒙古“亮丽北疆·一城一榜”专项活动,以青春视角触摸城市发展脉搏。
7月16日,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实践队员们在俏葫芦非遗工坊进行非遗烙画培训。
从第八届中国(鄂尔多斯)国际羊绒羊毛展览会到鄂尔多斯集团,队员们在一根14.5微米羊绒里读懂“温暖全世界”的品牌初心。在鄂尔多斯博物馆里,队员们探寻多民族交融的历史脉络,感受游牧与农耕文明交汇的魅力。在俏葫芦非遗工坊内,传承人杨喜平一句“新生命让老手艺活下去”让队员们思考“非遗+科技”的传承路径。在伊金霍洛旗残疾人托养中心,残障人士的手工温度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共同标注了城市的人文坐标。“暖城”鄂尔多斯,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民族企业的责任担当、千年文化的深厚底蕴和非遗技艺的匠心传承。
走进蒙泰集团,队员们了解了从煤炭到“煤电铝材”绿色循环链的转型,并通过3D全景体验科技重塑产业的力量。深入零碳转型核心现场、风光制氢一体化项目基地及万利新能源智慧陆港,队员们直观感受了人工智能追踪碳足迹的“零碳”理念及生态修复与清洁能源协同模式。来到伊泰集团,智能调度中心、绿色矿山示范区及科研攻坚场景,生动展示了传统能源企业依靠科技赋能与多元布局实现绿色蜕变的魄力。“暖城”鄂尔多斯,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绿色产业链的创新突破、零碳技术的实践落地和能源转型的强劲动能。
在伊金霍洛旗青年人才座谈会上,实践队员代表被聘为 “伊金霍洛旗城市推介官”,切身感受城市引才的诚意与育才的高效。东胜区人才大厦“一站式”服务与项目制培养,让队员们看到校地合作的扎实落点。鄂尔多斯人才科创中心“三年三免”政策、与18所院校共建实习与项目平台,让队员们真切感受到引才政策的强劲磁力、育才服务的精准高效和融合发展的广阔前景。
为期十几天的行程,实践队员们打开并读懂这座“暖城”的三维坐标。此次实践不仅是一次行走的课堂,更是青年学子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深度对话。队员们表示,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把鄂尔多斯在发展进程中沉淀的宝贵经验与独特智慧带回赣鄱大地,以青春之力践行使命担当,贡献属于青年一代的蓬勃力量。
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郝雪莲
通讯员:马文军 邵佳曼 陈佳煜
新闻编辑:徐跃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