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庄优雅春风NV
对于鄂尔多斯人来说就是这样
一聊到农历七月十五,鄂尔多斯这块地儿上的人——尤其是家里的老人,心里头总有那么点念想。
你说吧,这一天对他们有多重?
不少人都直说,跟过年、中秋几乎一个分量,和清明节、十月初一并列,是一年里数得着的祭祖大日子。
可偏偏啊,咱们国家法定假期一个没落下,七月十五却是连个影都没见着。
这事搁谁心里都觉得闹心,是不是?
这节日的讲究,外头人不太清楚。
别说东北、江浙一带了,就是隔壁内蒙古的有些地方,听说过七月十五,也没那么讲究。
可在鄂尔多斯,打小到大,谁家不是这天带着水果点心、烧纸香火上坟?
人多的时候,整个山头热闹得像赶集。
小孩子跟着大人跑来跑去,偶尔还会有人偷偷给老祖宗烧点自家做的奶茶饼子——你别笑,这是真事。
家家户户心里清楚,这天不去,心里就跟缺了点啥似的。
有些风俗,真是说不准从哪年哪月开始的。
听我奶奶讲,七月十五这会儿,除了上坟,有的村里还会做面羊、面人,烧给祖先带走。
你说迷信也好,讲传统也罢,反正每年都如此。
后来还有啥?
八月十五再做月饼,摆在院子里给月亮磕头,孩子们抢着吃,倒也是件乐呵事。
但奇怪就奇怪在这里。
咱们国家清明节、端午节都能放假,七月十五却没动静。
老人们有时候在家里唠嗑,都会问:“咋就七月十五没人管呢?”有人说,清明节那是全国上下都过的,政策上能定成假日,大家心里才踏实。
可七月十五,别说全国,连有的省都没啥动静。
外省的亲戚问起来,常常一脸懵,“还有这节日啊?你们哪的讲究?”结果还得上网搜一搜,才知道叫“中元节”,意思大抵是祭祖、思亲,有点像给逝去的亲人“探亲”。
其实不光鄂尔多斯有这种遗憾,像山东农村、河北一些地儿,七月十五也是个大事。
村里人清早出门,带着自家亲手蒸的枣馍、煮鸡蛋,装满一筐筐,排队上坟。
年轻人觉得麻烦,老人却说一句“这是规矩”,没人敢懒。
可一到放假的事儿吧,还是没人搭理。
到底为啥七月十五在鄂尔多斯这么被看重?
这事儿搁我身上,也说不明道不白。
有的人家说和历史上游牧民族祭祀有关,也有人说是蒙古族和汉族文化混起来的结果。
反正只要这天到了,平常不烧香、不拜佛的也都要跟着家人上坟走一趟。
你说是信仰吧,那也说不上,就是心里那句“不能忘了根”。
这几年,年轻一代多少有点动摇。
有的在外打工回不来,有的干脆说“上班重要”。
可但凡老一辈还在,电话、微信都要交代一句:“记得去上坟。”回头一问,你敢不去吗?
家里人都说,咱鄂尔多斯人啊,骨子里就是认这个理。
说到底,节日再怎么变,谁家心头的那点念想,是放不下的。
等哪天政策上真能放一天假,估计全鄂尔多斯的老人都要乐开了花。
至于为什么七月十五还没放假?
唉,这事儿,谁能说得准呢?
但愿以后能有个说法,让祖宗们在天之灵也跟着高兴高兴,不晓得你们那儿是不是也有类似的习惯?
